创建PolarDB共享存储集群
1. 开启共享存储
在CData的web管理端中,点击HA集群->ESDisk->ESDisk信息中,选择之前设置好的共享存储后,点击开启共享
开启共享成功后,共享状态变为绿勾的online
将共享盘挂载到主机
点击HA集群->HA集群->ESDisk管理->主机挂载状态,在需要挂载的主机后面点击挂载
由下图所示,状态为online,主机挂载共享盘成功
2. 创建PolarDB共享存储集群
在CData的web管理端中,点击HA集群->创建集群->创建PolarDB共享存储集群
在上面界面中输入第一台机器的信息
- 所在主机:10.197.166.68
- 复制ip:10.197.166.68
- 操作系统用户:postgres
- 数据库软件:/usr/polardb_pfs/bin
- 数据目录:shared_data
- 优先级:0
- 防脑裂reset命令:/bin/true
- 忽略reset执行结果:否,选是则无论reset命令是否执行成功,都会执行切换
同样的方法输入第二台、第三台机器的信息。输入完成后点下一步,出现下面的界面:
在上面的界面中输入参数,然后点击下一步:
- 集群名称:sd_polardb1
- 数据库端口:5435
- DB中的用户:polardb
- DB中的密码:xxxxx
- 流复制用户:polardb
- 流复制密码:如果流复制用户和DB中的用户相同,则流复制密码会被系统自动补全无需输入
- 集群vip:10.197.166.245,通过这个ip来访问集群
eg
首先输入pfs_disk_name,然后点击检测,检测通过后,填写polar_datadir
,pfsdaemon_params
一般保持默认即可
填写完成后,点击格式化(注意会将硬盘数据清空),格式化成功后,点击下一步:
在上面的界面中,通常保持默认值就可以了。
点下一步,出现如下界面
上面的界面中主要是设置数据库的常用参数,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。
点击提交
按钮就开始创建基于共享磁盘的PolarDB高可用集群,如下界面:
后续我们进入到“HA集群”界面中,可“上线”此集群后,当出现故障后,此高可用集群就会自动的进行高可用切换。
注意
社区版无法使用RDMA,吞吐量也会有一定的限制
如果您有更高的性能要求,请联系 business@csudata.com
检查数据库集群功能
查看延迟等是否正常
在HA集群->HA管理里的要查看的数据库集群后面点击详情,首先在主备数据库中检查数据库状态是否正常
点击查看延迟,检查延迟是否正常,实际状态是否为streaming
测试是否可以正常切换主备库
在HA集群->HA管理里的要查看的数据库集群后面点击详情,点击备库后面的切换为主库,检查主备库是否能切换成功
3. 导入PolarDB共享存储集群
在CData的WEB管理端上,点击HA集群->集群定义->导入集群->导入PolarDB共享存储集群。
出现添加polardb集群的界面
输入要添加的PolarDb集群信息
- 集群名称:sd_polardb1
- 集群VIP:10.197.166.245
- 数据库IP列表:填入所有机器的IP,用逗号分隔,第一个为主库所在机器的IP
- 数据库端口:PolarDB数据库的端口
- 数据目录:
/data/sd_polardb1
- 防脑裂reset命令:需要与数据库IP列表数量一致,命令中间以逗号分隔
- 流复制IP列表:需要与数据库IP列表IP一一对应
- DB中的用户:PolarDB数据库用户
- DB中的密码:PolarDB数据库用户密码
- 流复制用户:用于流复制的用户名
- 流复制密码:用于流复制的用户密码
- pfs_disk_name:PolarDb数据库集群所在的pfs硬盘名称
- polar_datadir:PolarDb在pfs硬盘上的数据目录
其他参数保持默认不变即可,填完后点击提交,PolarDB集群添加成功。